第(2/3)页 总体上,中亚朝鲜人与被迁往的华国人和原俄罗斯族人的关系融洽,这个速度还是让华皇满意的,但是华皇很清楚,城市不是短期内能够形成的,城市的兴建,加上铁路,至少要5年以上才能形成规模! 这上百万的移民,他们极大地推动了中亚省当地的经济建设与基础设施的完善。 虽然华国现在仍然处于工业基础化的建设阶段,但是今日的中国已非吴下阿蒙,综合国力已在沙俄之上;而且沙俄因为历史原因,受到欧洲列强们的挤压,国运堪忧,急需中国的分担和支持。 有此两点,决定了沙俄不可能对中国西进中亚的战略直接出手破坏。但这并不代表沙俄全无办法,或者说没有重新夺回中亚的想法。 作为中亚地区曾经的事实掌控者,沙俄仍然完全可以对中亚施压影响。 虽然沙俄在经过了华国的一连串打击,加上刚刚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大战了一场,元气大伤,但是不能说沙俄没有这样的想法。 中亚的热枕自不待言,对沙俄而言,是什么束缚了他的手脚,让他不愿强力干涉? 沙俄目前的顾虑,首当其冲的便是中亚的反对。其控制力已大幅衰落,人口的百分之九十都是华皇后面重新迁移过去的,已经不是原先那帮人了。 而且传统上,中亚由于远离中、欧、伊斯兰等各大地缘势力的本部核心区,加上身居内陆,地理环境相对封闭,故一向就是各方势力你争我夺的边缘板块,缺乏稳定的归属。 随着工业文明的到来,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北亚这块原本不适合人类大规模活动的地区被逐渐开发。 严酷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北亚的开发程度依然有限,至少在乌尔山以东,依然形成了沙俄在北亚最大的核心地缘板块——乌拉尔工业区。 以乌拉尔工业区为支撑,再辅之以近现代发达的交通工具,沙俄仍然得以向中亚投射地缘影响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