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意料之外的风暴-《月之影面》
第(2/3)页
理论物理学家至少都算是半个数学家,要不然,你会连基本的论文都看不懂的。希格斯和威腾作为顶尖的理论物理学家,当然也是顶尖的数学家了,而威腾更是因为低维拓扑结构的贡献,成为菲尔兹奖的得主。
王一男跟他们介绍了一下自己最新超导方面的成果,最后,隐晦的提起了格罗腾迪克的发现,当然,用的是如果,“如果,发现人类的逻辑和形式系统无法完整的描述自然界,会怎么样”。
他们的接受程度超过王一男的预期,后来,王一男总算弄明白了,连量子既在此又在彼都能接受,连我们生活的空间是十维的都能接受,这点点不完美,算个X啊。
所以物理学家都是彻底的实用主义者,要是发现上帝的存在可以简化物理理论,他们会毫不犹豫的宣称,上帝必须存在!
离开苏黎世,王一男犹豫了很久,他没有直接回国,而是回到了拔黎南部,来到格罗腾迪克一手创立的IHES研究所。
虽然格罗腾迪克因为反战和对人类社会的失望,远离了他深爱的数学,但是对真理的执着还有天赋的洞察力,让他在如此高龄还能做出伟大的发现。
王一男觉得,自己很有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与格罗腾迪克这一个伟大灵魂交流的人,那么也有义务,将他的发现告诉整个蓝星,相信人类的文明,还没有脆弱到被一篇论文毁掉的程度。
在IHES研究所,王一男跟法兰西的同行借了一间办公室,就将自己关了起来,除了偶尔和李文静、邱先生和陶教授还有怀尔斯教授开个视频研讨会,通报一下自己的进展,还有请教一下他们以外,王一男与世隔绝了整整两个星期。
直到最后,他把格罗腾迪克理论的所有逻辑链条全部补充完毕,除了一两个特别耗时的穷尽证明,这一两个穷尽证明,用陶教授的话来说,“总要留点活给别人干吧”,
“蓝星上一大票数学家可以就这两个不完整的证明,发一堆论文”,
“当然,结果一定是不言自明的”。
这次王一男不需要通过陶教授递出自己的稿件了,新科阿贝尔奖得主的重磅论文,所有的期刊一定会抢着刊登的。
当然,王一男递出的这篇论文,第一作者是消失在数学界几十年的那个名字,Grothendieck。
论文的题目是,《有限步骤形式化系统的不完备证明》
当数学年刊接受了这篇论文,并以预印本的形式,发布在自己官方网站上的时候,一场真正的风暴,来临了。
王一男此时正在回国的飞机上,原计划是来一场欧罗巴的散心之旅,结果王一男继续发挥自己到处搞事的本领,一场简简单单的讲学,变成了一篇震惊蓝星的论文。
这篇论文的影响,很快从学术领域扩展到公众领域,因为使用的数学工具并不复杂,代数几何和公理逻辑体系都是发展了近百年的领域,只要潜心去读,一名相关领域的硕士研究生就能理解论文的内容。
很快,最早读懂论文的数学家们,开始认识到论文背后隐藏的含义,相关的文章和评论,开始从专业领域向大众蔓延。
“逻辑和形式化系统,并不是人类智慧的全部”,这样的文章算是比较客观和客气的,
耸人听闻的题目,“我们到底还是无法理解自然界”,这是虚无主义的,
“上帝的存在再次得到证明,只有无所不能的主,才是我们可以依靠的坚实基础,科学显然不行”,这不用说,是某个组织的御用文人,
“不能用逻辑去描述,超出人类理解能力的人工智能,是谁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这是王一男最担心的论点了,一旦往这个方向去想,恐慌就一定会产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