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畅谈-《大清变》
第(2/3)页
秦川一席话话音未落,早已有人潸然泪下,想起至今埋骨异乡的朋友同学们,这些人人人心情俱都变得沉重无比,悲戚满胸。
秦川情感真挚但又十分沉重的低沉嗓音,在宽敞静寂的室内往复回荡着。
“。。。。。。你们在国外十数年,都掌握相当的西方现代学识,自然清楚西方列强那些被国人称之为奇巧淫技的科技之精髓,更清楚现今大清之积弊,也清楚当今大清已再不是昔日集万千荣耀与一身的老大中央帝国,还清楚当今蹒跚之大清,比之西方列强以相去甚远,长此以往,大清必会积重难返,最终也定会病入膏肓,如此情形,让我们这些堂堂华夏子民,情何以堪!”
“我华夏若要恢复昔日荣光,重新崛起于世界,秦某以为,无怪乎有开启民智,强健国民体质、积极兴办西式教育、破除迷信弘扬科学、大力展实业等途径。”
“归国以来,秦某也正是按照上述所讲,努力尽一己绵薄之力。展实业和兴办教育自不必说,昨天到今天早上这一个时辰,你们都看到震旦公司的这些工厂。震旦公司的这些工厂,虽然还没有西方大厂里那些复杂的机器设备,可生产的产品要么西方没有,要么就是产品功能品质强于西方。”
“我有一个梦,震旦公司,不仅要有世界上最好的染厂,最好的罐头厂、最好的制笔厂、最好的精盐厂,最先进的制碱技术,这些你们都已经看到了。我还要建设世界上最优秀的化工企业,和欧美那些大公司一样优秀的钢铁企业,建立我们自己的机械制造业、汽车工业等等一系列优秀企业。。。。。。”
“至于教育,你们也看到了,新建的集小学与中学于一身的震旦中学已经开学,虽然暂时还因为我们这样学校的学生无法走科举仕途之路,生源很少,可随着民智渐开,相信很快就会好起来。我们已经通过租界里的《东方时报》、上海的《申报》和广州、汉口的报纸广为传播,在全国免费招收学生。”
“唯一遗憾的是,兴办教育和弘扬科学做的还很不够,主要是缺乏人才。没有人才,一切都无从谈起,比如我一直想开办一所不输于西方列强的大学,可师资力量就是一个大问题。”
“我的梦想,就是要建立一座能比肩于哈佛、耶鲁、普利斯顿、哥伦比亚、宾夕法尼亚、麻省理工学院那样的名牌优秀大学。。。。。。”
“难道我华夏泱泱大国,四万万同胞中竟然就没有这样的人才吗?”
“有。”
越讲越激动的秦川不由自主地抬高声音,站起身情绪激昂地大声继续着他的演讲。
“那就是你们,你们,就是我们这个泱泱大国在科技兴帮的未来;你们,就是重振雄风的希望。如果你们留在这里,你们就将从这里开始,用你们的才智,在华夏大地开启民智,转变民风,弘扬科学,创建世界第一流的企业。”
秦川重又坐到座位上,放缓声音:“诸位都是近一个月左右受邀来到天津的,我和你们各位都已经分别谈过,你们中有的已经答应我留在这里,帮助秦某共同实现心中所愿,有的还在犹豫,主要是认为跟着秦某这个候补官,再没有进阶的机会。”
秦川叹了口气,有些无奈地苦笑着道:“本来,自你们到来之后,虽然秦某分别宴请过各位,可大家共聚一堂举酒言欢,共叙别情,畅谈未来这件事还没有做,这两天急着把大家找来参观震旦公司的工厂、学校,今日一大早又召集大家座谈,听取大家的建议,也是秦某无奈之举,许多事情已经到了迫在眉睫,再也拖不起的境地。一会震旦建设银行,这也是华夏大地上第一家咱们国人自己开设的西式银行就要剪彩开业。还有震旦公司的产品竞标会也要在今天开始招标,千头万绪,今日之举秦某实属无奈,不周之处还望诸位海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