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入股长青农庄-《至尊大地主》


    第(2/3)页

    “如果老家有田,那一定要带一些回去呀,不然再等几年,米价降了下去可就错失先机。”李境推荐道。

    “那……种子多少钱一斤?”女记者被忽悠得有些意动,带一些回去给父亲种也蛮不错的。

    “嗯……现在还没有定价,优惠一些给你带回去,两百块钱一斤吧!”李境想了想道。

    “李先生,你真会做生意,米价是2oo块钱,谷子也是一样。”记者有些生气。

    “种子当然比米贵。”李境可不觉得定价有什么不合理。

    “可……可你卖这么贵,农民哪里买得起!”女记者抗议。

    “贵吗?现在杂交水稻的种子就要四五十一斤,可米却才两块多已经。而且每季都要买,而我这长青树稻一次种植至少能生长十年,仅仅是节约下来的种子成本就非常可观。”李境解释道。

    “好像也有些道理。”女记者才恍悟过来,这两年节省下来的种子钱,可就已经与杂交水稻的高价种子持平,这么算来两百块钱一斤貌似也不贵。

    “我……我要一斤,带回去给老爸试着种。”女记者想了想道,是个有孝心的姑娘。

    “好。”李境无奈笑了笑,他可是好心让她多带一些回去,可姑娘家还是太谨慎。

    但如果真要推广,恐怕比今天更难。这女记者只是带着玩票的性质购买一斤带回去种,但如果面对的是农民朋友,两百块钱一斤的水稻种子多数人都不会舍得下手,这对农民而言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投资。

    采访当晚就在13套节目播出,收看的人或许不会太多,但绝不在少数。虽然播出内容剪掉了许多,但整个报道还是持续七分钟之久,而且因为这是李境头一次系统介绍长青树稻的关系,网络媒体也第一时间跟踪报道,所引起的反响还是不错。

    当然,央视的报道不是为李境洗白,而是带着追踪调查的视角,而且最后还明确指出,长青树稻最终的调查结果还要等两天后的‘廉城长青树稻专题研讨会议’,这个会议将会是决定长青树稻生死的重要一关。

    当晚,南粤会所却是临时举办了一次高层会议。

    “现在长青农庄的系列菜品已经成为我们会所的主打招牌,这次风波生后,对我们也产生了一些影响。但今日口风改变之后,非但老顾客点名要吃,就连一些新客人也慕名而来,而且一致得到好评。”

    “今晚之所以急着召唤诸位过来开会,主要是商讨一些树稻大米采购的问题。”傅思敏主持会议道。

    “这有什么可商量的,既然客人喜欢,我们继续采购就是。”

    “不错,现在米价虽然高得有点过分,但我们卖688一蛊米饭也是有赚头的嘛!”

    “问题是长青农庄的库存已经不多,我担心少量采购的话,以后采购价还会提高,甚至会采购不到,这会对会所口碑产生影响。”傅思敏说出自己的顾虑。

    “那傅总的意思是,一次大批采购?”下面的人问,得到回应后马上反对:“我不同意,长青树稻现下风险太大,大批采购回来一旦不准卖,就全砸手里,除非傅总能与长青农庄达成风险退货协议,一旦质量存在问题我们可以退货。”

    “但眼下是我们有求对方,再提出附带要求,人家未必乐意。”傅思敏皱眉,已经对不起李境一次,再一次提出什么风险协议无疑是表达一种不信任的情绪,恐怕会对以后与长青农庄的合作构成威胁。李境能够供应的可不止是她这一家高档会所,事实早有其他场所看见南粤会所的成功后在联系李境,只是目前产量的问题,长青农庄无法供应其他场所。

    一众高管商量了半天,最后也只答应囤货两千斤,并同意与长青农庄加深合作关系,会谈内容最后交由董事长汪华审批。

    汪华却不急着批阅,反而问:“食材检查结果如何?”

    “我们总共提交给十家检查机构检验,没有一处现有害物质,恰恰相反,都特别标注营养成分特别高。”傅思敏汇报说。

    “既然是这样,那也别一千两千的采购,小家子气,直接采购一万斤,会所仓库大,有地方屯。”汪华轻描淡写说,他的投资眼光向来很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