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群龙无首-《民国江湖二十年》


    第(1/3)页

    闯虎回到南铁宾馆时,宴会已经结束,大家正在客房里开会。

    江连横和胡小妍端坐主位,张正东和王正南自然在场,赵国砚也早已从衙门回来,李正西和海新年则留在城北大宅,稳住曾守义,清理残局,房间里唯独不见薛应清的身影。

    众人似乎有点分歧。

    闯虎刚到房门口,就听见里面议论纷纷。

    直到他走进屋内,将在七号仓库探听到的消息如实奉告,大伙儿方才略略安静下来。

    江连横摆弄着指尖的香烟,问:“这么说的话,昨晚的事儿,都是秦怀猛一手操办的了?”

    闯虎点了点头,说:“肯定没错,他们就在那等着秦怀猛呢!”

    “那他露面了吗?”

    “没有,来了一个翻译,还有两个小鬼子,给他们发了袖标,让他们帮忙打探情报,别的也没说什么。”

    江连横皱起眉头,咂了咂嘴,说:“有点意思,他们也想要调查警甲民团的武器装备。”

    赵国砚也觉得奇怪,喃喃自语道:“现在郭军反奉,这么大的事儿,他们不去查官兵动向,非要查民团干什么?”

    “嗐,这有什么奇怪的?”王正南说,“奉军都快被东洋人渗透成筛子了,连各级军官叫什么名儿,他们都一清二楚,还有什么可查的,要查就只能查这些民间武装了!”

    胡小妍坐在扶手椅上,单手托住脑袋,淡淡地说:“武田信要查警甲民团,斋藤六郎也要查警甲民团,一个是南铁株式会社,一个是东洋警务署……依我来看,他们之间,恐怕也有争功的心思。”

    王正南连忙点头道:“嫂子,这就是我刚才说的,警甲民团的武器装备,不算什么绝密情报,只要东洋人肯花时间,早晚都能慢慢查清楚,就算咱们不说,别人也会说,更何况有不少民团保甲,他们本来就已经投靠东洋人了,咱们何必非得在这事儿上较真呢?”

    话音刚落,江连横便掉下脸来。

    “我刚才说的话,你没听清楚么?这件事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谁爱说谁说,反正我是不说!”

    “哥,您是龙头瓢把子,凡事得从大局考虑呀!嫂子,您就说我说的有没有道理——”

    王正南本想从大嫂这边寻求支持,结果胡小妍的话却比江连横还要冷硬。

    “不跟鬼子合作,不能投奔东洋——这是老太太的临终遗言。”胡小妍瞥了一眼房门,冷冷地说,“老太太现在尸骨未寒,你要是再纠结这件事,现在就可以出去了。”

    王正南心头一沉,眼见大嫂神情不悦,吓得脊梁骨都跟着打颤,慌忙解释道:“嫂子,我这也是为大家着想,毕竟咱们就住在南铁宾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这要是像老陈那样,大庭广众地被人撵出去,那……那多丢面子呀!”

    正说着,一只大手猛然落在肩头。

    回身望去,却见张正东把他硬生生按下来,手里拿着一只茶缸,瓮声瓮气地说:“喝点水吧!”

    王正南接过茶缸,看了看胡小妍,连忙起身凑过去,低声赔笑道:“嫂子,我错了。您喝点水,消消气。”

    胡小妍没有接,王正南就把茶缸放在桌面上,又恭恭敬敬地退了回去,低下头,不再言语。

    赵国砚见状,想了想说:“东家,其实南风说的也没错,咱们刚刚遭受重创,城里现在本来就有些风言风语,要是再像老陈那样被人撵出去,确实有损颜面,想要避免这种情况,那就只能先走,也只有离开南铁宾馆,咱们才能放开手脚。”

    江连横有点犯难。

    尽管武田信并未扬言要把江家赶出去,但这种寄人篱下,不能随心所欲的境遇,仍然令他感到束手束脚。

    可话又说回来,眼下是战争时期,虽说老张已经决定坐镇奉天,城里的秩序也在逐渐恢复,但东洋租借仍然是免于战火的不二之选,张家的私产也仍然寄存在南铁仓库,各路豪绅也都忙于在此地落脚,就这么走了,家人的安危如何确保?

    江连横亲身经历过三次战争——甲午、庚子、日俄——也曾亲眼见证倒清时期的内乱。

    他很清楚,战争不是儿戏。

    乱局之中,什么都有可能发生,没准一枚炮弹落下来,整个家就没了。

    他的顾虑是人之常情。

    想到此处,脑海里竟渐渐浮现出王贵和的身影,继而想起李正,那或许是另一种活法。

    胡小妍看出了江连横的顾虑,低声宽慰道:“你不用担心我,也不用担心她们,有多少富贵,就得承担多大风险,比现在更乱的世道,我也不是没经历过。我没那么矜贵,孩子们也不该那么矜贵,人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受不了的罪。”

    说着,又转头看向赵国砚,问:“现在城里是什么状况?”

    赵国砚说:“多数商号都还在停业,不过老柴已经开始正常巡逻了。我从衙门回来的时候,顺道去小西关转了转,赶巧碰见几个‘在帮’弟兄,都问我东家的情况怎么样,还有方言,他也回了保险公司总号,还问我东家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呢。”

    “你没跟他们翻脸吧?”胡小妍忙问。

    “没有,就是问问他们昨晚都干啥去了。绝大多数人都没接到通知,但也有些人接到通知了,却没有来,甚至是临阵脱逃,这些人我都记下了,没说什么。”

    “很好,现在不是杀降的时候,也不是严刑家法的时候,最重要的是稳定人心。”

    胡小妍淡淡地说:“而且,昨天晚上,事发突然,谁也没想到最后会乱成那样。眼下不能太过苛责,要以安抚为重。”

    原谅,不是出于仁慈,而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

    胡小妍望向江连横,接着说:“现在弟兄们没有主心骨,都知道江家吃了亏,却不知道接下来该干点什么,你得露面,得让大家忙活起来,否则时间一久,大家的心就散了,心一散,再想把弟兄们笼络起来,可就难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