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诸位大人,下官向士绅筹集了五百余石粮米,足以供给难民三月之用。” 众人闻言,满意得点点头,纷纷道: “陈县令才干可嘉,可称能员。” 虞县县令领受着众上官的夸赞,直觉得双腿发飘,愉悦得几乎要飞起来。 他正要礼送众人出城,县里的典吏突然跑了过来道: “老爷不好了,城东有千余难民赶来......” 虞县县令顿时色变,狠狠瞪了一眼典吏,不知如何是好了。 杭州知州闻言道: “让本地士绅再出些粮食就是,何必大惊小怪。” 虞县县令面色僵硬,能让士绅拿出几百石粮食,已经是费劲心机,就差上门作揖了。 再让他们出粮,不啻于挖他们的心肝,哪里能要出来? 县衙粮库里虽然有存粮,但大部分都是要上交的税粮,他不敢也不能动。 但若引起民变,麻烦也很大,因此只得硬着头皮看向杭州知州道: “丁大人,可否......” 杭州知州顿时变了脸色,脑袋摇得跟拨浪鼓相似,道: “没有,自己想办法,若有差池,本府拿你是问!” 这家伙翻脸比翻书还快。 本来就被曹斌坑了不少军粮,若下辖诸县也都找他求救,他清空府库也不够贴补? 见此,所有人都看向了曹斌。 他是两浙安抚使,民政军事都归他管,难民就在此列。 曹斌不耐烦道: “连千余难民都处置不了,你二人记过一次,下次政绩考核同减两等。” “......把难民送到西湖,让他们以工代赈。” 两人顿时露出苦色,尤其是虞县令,刚刚还觉的前途无量,马上就特么鸡飞蛋打。 政绩考核等级不入乙等,近几年肯定没有升官的可能,太倒霉了。 包拯也有点无语,他觉得虞县县令做得还算不错,也比较认同他的施政之道,没想到这么不经打击,心里也有些可惜他运气不佳。 朱勉虽然对虞县县令的遭遇有点郁闷 ,但也没有在意,挥手道: “好了,既然已经解决难民之事,赶快出发去余姚。” /91/91793/31975093.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