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2章 误人子弟?-《大明第一书生》


    第(3/3)页

    周康平上前一步,开口背诵了起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

    不一会的功夫,几百字的经文就这么从他口中流利的背诵了出来,在场的几人越听越是惊讶,再看向6诚时,眼神都变得和刚才不一样了。

    特别是周地主,此时更是乍舌不已。在这一瞬间,他甚至有种错觉:“难道说……自家这浑小子当真是个天才不成?

    很快,周康平便背诵到了今天学到的经文:“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乘,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始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唐高祖,起义师,除……除……”

    “夫子,下面的是今日才学过的,弟子尚未记牢。”

    周康平念到这里,才算是念不下去了,毕竟这一段是今天才刚刚学到的。

    “嗯,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6诚点头道:“我来问你,‘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讲的是甚么?”

    他用这段经文来提问,其实就是在取巧了。

    只是不这样也不成啊!

    《三字经》这一类的知识,并不为这时代的人们太过重视,别的私塾先生也都只是大概地教一遍,或许还不如自己教的多呢。

    学生们能背诵出来就已经很不错了,若是提问些前面的,把周康平给难住了,自己可就下不来台了。

    果然,周康平对这一段记忆最为深刻,根本就没能把他难倒。

    6诚让他退下,接着又点了另一名弟子,同样倒背如流,对答时也都没有出错,把那几位家长都给看傻了。

    周地主这才明白,敢情不是自己儿子天才,而是人6诚确实教得好。

    众人连忙起身向6诚赔礼道歉,不但没有再说甚么“误人子弟”之类的话,反而满口夸赞起来。

    对6诚说了些奉承的话后,众人便乐呵呵地领着自家的孩子回去了。

    ————

    ————

    (ps:感谢【端木书狂】的打赏!另外,再推荐一本书:《大宋好屠夫》一不小心,就穿越成了镇关西!)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