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 边关互市-《重生之妾本嫡枝》
第(2/3)页
“你才来,所以不知道。这里每隔上五日,就会有一个互市,是两方百姓互通有无的场所。互市可比别处的集市热闹多了,除了日常用品之外,药材、皮子、珍珠这些好东西那是色色齐全。你这次来本就是想看看咱们边关的药材,择日不如撞日,不如明日且去看看。现在才到春日,深秋时候采的,还有初春时候挖出来的药材都是极好的,到了这会子也都该拿出来了。这样的日子,自然是去互市上看看才好,怎么能去学习骑马?”
二老爷知道赵令仪开了药材铺子,就想着东北的药材极多,说不得能开拓一条市场也未可知,也就是为了这个想法,他才会带着赵令仪走这一趟,要不然这边关苦寒之地,实在犯不着带着这孩子来。
赵令仪早就听二舅母说过,东北边关别的没有,多的便是草药,记得二舅母还曾经说过,若是能把这些药材运送到,倒是能为这里的人增加些收入,各人也能赚些银子,倒是两项便利的好事。只不过,这些年,这里和京城各处之间都没有形成一条商路,故而,皮子草药积压的不少。
要是真的能在这里找到她自己所需要的药材,倒是也极好,说不得真的就能赚些钱。要真是能做成这个事,便是先不学骑马也无妨。
倒是李二老爷虽然把人带来了,可心里却没底,这丫头也不知道是不是就是一时的兴趣,万一她根本就是一时兴起才弄了一个药材铺子,只怕也未必就能做成这个生意。
罢了,就算生意做不成,不过是当带着孩子出来散心罢了,也让这孩子长长见识。难道这边关生计问题还能指望着一个小丫头不成。
此时的李家二老爷确实没有想到,在不远的将来,赵令仪真的就开通了东北边关到京城的商路,把东北的特产运到京城,再把京城里的新鲜蔬果衣裳布料运到东北,让边关的生活条件一变再变。
却说,赵令仪得了这消息,连学习骑马的事也搁在一旁顾不得了,当时就有些激动,就连晚膳都不能安心用。
匆匆用了些饭,就辞了二老爷与二太太回房早早休息,免得没了精神。
虽然是第一次来,可因着是自己舅舅府中,再加上李二太太给她赵令仪布置的屋子虽然不奢华,可却处处透着温馨,让人很容易就喜欢上这种家的味道。再加上连日来赶路确实是辛苦的很,所以她一夜好梦睡到天明。
第二日一早,才用了早膳,二郎和**奶并李晴芮三个人就齐齐过来找赵令仪,说是要与她同去互市上看看,让她长长见识。
赵令仪看着表嫂也只是家常打扮,便也换了轻便的衣裳带着两个丫头跟着一同出门。
李二郎等人都是在边关上长大的,对这里熟悉的很,便不曾多带人,三个人不过总共带了一个小厮一个丫鬟,赵令仪觉得自己一个人出门就带两个人有些不好意思了,好像显得她多骄矜似的。因就想着要让其中一个留下。
倒是**奶体贴人,笑着说道:“妹妹这两个丫鬟都是第一次来边关,还没见识过我们这里的人情风貌,不如就都带着去外面瞧瞧。我们带的人少,也是想着妹妹这里多带一个,回头若是买的东西多了,少不得还要妹妹的人帮忙呢。”
李**奶这话说的极是方便,赵令仪便也不推辞。再加上两个丫鬟这一路走过来,觉得边关和在京城时候大不一样,所以也是眼巴巴的看着,赵令仪如何能不许了此事。
互市,因为是边民交易,怕有奸细混入城内,所以场所设定的时候并不在城里,反而在郊外一块宽敞的地上。
到了互市上,因他们耽误一些时间,这时候人已经不少了,来来往往的,说着乡村俚语,未必能听的真,却也能懂一句半句。只是这里做生意,却比京城里活络的多,可以用银钱付账,也能以物易物,反正是只要两个人能商量好,别的都不是问题,这样的买卖很是新鲜。
其实,便是京城的集市,赵令仪也只不过在马车上透过帘子看过,还真是没有具体感受过,此时乍然站在集市中央,就有一种晕晕的感觉。
赵家二郎认识的人不少,一路走过遇到巡逻的士兵,还会对他们打招呼,态度也很是恭敬。可见李家在这里也是颇得人心。
原本赵令仪还担心,这里到底是边关,蛮夷之人不少,要是有了意外,就只靠着二哥哥一个人只怕也难保护众人周全。到了这时,这一点担心也就没了。她倒是一直都忘了,这里来来往往的蛮夷之人不少,可终究边关是二舅舅的地盘,就算带着人不多,也没人敢对着二哥哥动手。更何况,这里来来回回不少巡逻的士兵,若是不想惹事的,也没有人会起冲突闹事。
此时正是二月底的时候,春天万物才发芽,距离收获的日子还远着呢,正所谓青黄不接,粮食也就罢了,瓜果蔬菜什么的,格外的少。
第(2/3)页